“自从我发现妈妈在家摔倒了两次,我就下决心送她入住养老院”、“小时候妈妈送我们去托儿所不是嫌弃,现在我们送妈妈去养老院,也是因为爱!”。
在和兄弟姐妹商量了多种办法都行不通之后,刘叔把89岁高龄的妈妈送进越秀银幸·晓园北养护院,迄今为止,老人家已经入住了四年。
当记者提出采访请求时,刘叔愉快地答应了,丝毫没有顾虑和扭捏。因为在刘叔看来,送妈妈入住养老院,是做子女的对妈妈的一份孝心。
“与其把父母放在家里天天盼着在外打拼的孩子回来照顾,大家都身心疲惫,不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让老人在一个安全、轻松、自由的环境,跟同龄人过过集体生活”。
这件事使他后怕,并下了决心
9年前,刘叔也跟许多人一样,从来没有想过送妈妈入住养老院。那时候,林婆婆80多岁,身体还比较健朗,经常和朋友一起旅游,在家时每天散散步做做饭,和小儿子一起生活得很惬意。但是一次突发的中风之后,改变了这一家人的命运。
2012年,84岁的林婆婆突发中风,过后留下了轻微后遗症。随着年龄慢慢增大,自理能力差了很多,洗澡、去洗手间都无法自己完成,变得离不开人。
在家里,儿子和儿媳想贴身照顾,林婆婆觉得不自在、不方便;去医院,小儿子的家里没有电梯,检查、复查、各种治疗,每次去一趟都劳师动众,行动异常困难。
经过一段时间之后,刘叔和弟弟都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。但是最终让刘叔下了决心送妈妈入住养老院的,却是另外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。
有一次,孙子发现奶奶的状态不对,再三询问下才知道,白天儿孙们都上班的时候,老人家在家里摔倒过两次。“这个事情让我越想越后怕,如果当时摔到头部、脊椎怎么办?即使是妈妈还能勉强打电话找我们,等我们回来可能也错过最佳抢救时间了!”
2017年,刘叔和家里人商量之后,决定尝试一下送妈妈入住养老院,并且在家附近找到了越秀银幸颐园·晓园北养护院。
从疑惑,到有了家的感觉
其实,在此之前刘叔也听说过很多有关养老院的传言,所以第一天带妈妈去养老院,心里忐忑不安。
他担心老母亲刚入住不习惯,弱弱地问养老院工作人员,可否陪住几天。没想到工作人员被他这个问题问乐了,说:“当然可以啊,这里又不是监狱,您可以陪老人家适应几天是最好的呀“。刘叔忐忑的心落下了一半。他开始感觉到,养老院并非传言中这么可怕。
心思细腻的刘叔,在陪伴母亲的时间里,亲眼看到和感受到一些细节,让他对妈妈的养老院生活又多了几分放心。
“记得入住第一天因为床太高,我以为住下来以后才会慢慢换,没想到工作人员大热天时就帮我们张罗着换床,这让我很感动”。
他还看见,养老院的掌门人就住在院里,每天忙碌之余就会来到老人们中间,和老人唠家常。“每次何总见到我妈妈都会拉着她的手问候一下,就像家里人一样”。
不单是刘叔,就连一开始有点抗拒养老院生活的林婆婆,也慢慢适应了。每次刘叔和家里人去探望婆婆,她都会说:“你们要回去吃饭、照顾孩子了,我也要回去吃饭啦“,!说话的口吻俨然已经把养老院当成了家。”我发现,我们和妈妈都已经融入这个家庭了“。